返回国开首页

标题
  • 作者
  • 正文
  • 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4版】榜样
《寂静的春天》与现代环境科学的诞生(上)
郭怡 (发布日期:2017/9/12) 浏览次数:30028

编者按: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已成为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环保的历史》一书选取了自环保这一概念诞生以来具有代表性的环境污染、公害案例和常见的污染防治手段,并对此进行介绍,希望对大家了解世界各地的环境污染与治理措施有所帮助。本书将在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本报从本期开始连载书中相关章节。

作者简介:郭怡,香港城市大学环境科技专业硕士,在香港新世界集团协兴建筑公司担任建筑环境工程师3年。现就职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环境发展中心,参与或主持多项环境标准制定工作。出版译著《巴西环境犯罪法》。

春天是一个春花烂漫、生机勃勃的季节。对于大多数人来说,20世纪50年代的春天和以往的春天没什么不同,但美国海洋生物和野生动物学家、作家瑞切尔·卡森却敏锐地发现了区别:鸟儿的啾鸣声似乎越来越少。
1958年1月,她收到友人奥尔加·欧文斯·哈金斯的来信,描述了一架载满DDT的灭蚊飞机飞过她的农场,第二天,许多鸟儿就死了。这让卡森下定决心,要写一篇充分揭露化学品对生态环境的危害的文章。她本人也没有料到的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和资料的积累,这篇文章不断变长,最终变成耗时4年完成的一部著作。
1962年,瑞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开始在《纽约客》上连载。她按照章节,引用大量的数据和科研结果,描写了DDT、有机磷农药、除草剂等化学品如何在水体、土壤、植物、各种动物、海洋和人类中产生的不良影响:水体、土壤中人工化学品的浓度急速升高;大量动物的急性中毒死亡;鸟类和鱼类因DDT的慢性中毒而生育能力减弱,蛋壳硬度降低;远在大洋彼岸的企鹅体内都能发现DDT的存在;最终,这些化学品进入食物被端上人类餐桌,影响人的神经系统,使人罹患癌症,降低生育能力。她生动的描写和翔实的科学论证,让这部作品几乎在美国掀起了恐慌式的轩然大波。
让我们把时钟拨回到1962年,在这个年代,“环保”这个词几乎还没有出现。从20世纪40年代起,化学工业迅猛发展,人们在短短20几年间合成了500多种新物质,人工合成的有机杀虫剂和除草剂从进入人们视野到被大肆使用似乎只是一眨眼的事,而且差不多每天都有新的、更高效的——换句话说,也就是毒性更强的化学药剂被生产出来。WHO用DDT这种有机氯杀虫剂在非洲和二战战场杀灭蚊蝇,有效地阻止了疟疾肆虐,成为人类对抗瘟疫的漫长战争中的一大胜利。为此,发现DDT的瑞士科学家保罗·穆勒获得了诺贝尔奖。这时的世界处于一种“化学品狂热”之中,民众得益于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享受着无病虫害的生活,化工厂则赚进大把大把的钞票,甚至连许多科学家都开始相信,靠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正在逐渐控制自然,而不是与自然和谐共存——没错,在20世纪60年代初,差不多全世界的人都是这么想的,“环保”这个概念可能比大家想的年轻许多,只是个60后。
在这种情况下,《寂静的春天》仿佛一盆当头冷水。它用许多人们视而不见,或者装作视而不见的事件、数据和科研成果告诉大家,DDT这样的有机杀虫剂,不是进入环境中,杀死虫子,然后就自己消失了。它们有两个很显著的特性,叫做生物积累和生物放大。生物积累是说生物从环境中吃进或者吸收了这种物质,但很难排出去,就像貔貅一样只进不出,导致生物体内这种物质的浓度逐渐升高,最后比环境中高。生物放大则是说,在一条食物链高级的生物通过吞食低级生物摄入某一种难以分解的物质时,这种物质在食物链高层比低层浓度高的情况。这两个性质现在已经是非常基础的环境学知识了,但在当年,除了一些环保先驱,大众还没有意识到这两种特性的物质会随着食物网在生物体体内不断传递,并且浓度越来越高,毒性越来越大,杀灭着远比昆虫更多的东西。
说句题外话,不论是生物积累还是生物放大,在1962年都不是一个很新的概念。且不说各类科研,大仲马在差不多100年之前的《基督山伯爵》中,就借伯爵之口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研究毒物的神甫用砒霜的蒸溜水溶液浇灌一棵椰菜,用这棵椰菜毒死了兔子,一只母鸡啄食了病兔的内脏,第二天也死了。兀鹰把母鸡抓住吃了,三天之后,跌进了一个鱼塘里死了。梭子鱼、鳗鱼和鲤鱼吃掉了兀鹰便是第四轮中毒,其中的一条鱼上了人的餐桌,人就会第五轮中毒。这证明,人们模糊地知道砒霜这种知名毒药能够随食物链传递。但在卡森之前,却没有广泛地意识到日常使用的杀虫剂、除草剂和砒霜有同样的性质,尽管当时在用的许多杀虫剂和砒霜——像三氧化二砷一样,是砷的化合物,甚至有的杀虫剂就是三氧化二砷的水溶液。

Baidu
map